正当朱小宝思绪纷飞之际,背后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。
“这是何物?”
朱小宝转身回望。
只见朱元璋边说边嫌弃地评论道。
“看起来像是把椅子,但为何如此奇特?咱在蒙古人那里都没见过这样的椅子!”
“你这孩子,连椅子都不会做,这椅子没有四条腿,坐上去哪儿能稳当?”
“这上好的梨花木的,怕是价值不菲吧?真是浪费啊!”
正说着,马三宝手里拿着两条绒毯走了过来。
朱小宝接过毯子,随意地铺在摇椅上,对朱元璋说道。
“老爷子,您坐上去试试,保证舒服!”
朱元璋半信半疑地瞅了瞅那摇椅,又瞅了瞅朱小宝,最终还是缓缓地坐了上去。
刚一坐下,他便不由自主地晃悠了起来,脸上也逐渐浮现出惬意的神情。
“嘿,还真挺舒服的!”
“你这脑瓜子是怎么长的,竟能想出这等新奇玩意儿来?”
朱元璋一边晃悠,一边笑着说道。
见朱元璋高兴,朱小宝心里也乐开了花。
“老爷子,您喜欢就好,我这也是瞎琢磨的,想着做个与众不同的椅子,没想到还真成了。”
他挠了挠头,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。
马三宝在一旁看着,也忍不住笑了起来。
“老爷子,以后您要是累了,就坐在这摇椅上歇歇,看看风景,赏赏花,多自在啊!”
朱元璋听了,更是笑得合不拢嘴。
“说得好!这摇椅做得好,有赏!”
“三宝也跟着你沾光,也有赏!”
他大手一挥,显得格外豪爽。
雪后初晴。
应天大街上的人群熙熙攘攘,商贩、僧侣、游穿梭于这个繁华富饶的京城。
商贩的叫卖声和邻里间的争执声渐渐展开,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。
应天府作为大明的首都,也是各国商贸的中心,商机无处不在。
老爷子带着朱小宝来到定淮门附近,他让朱小宝在原地稍等片刻,自己去城门那便说了几句话,然后才悠然走回。
“走吧,上城门。”
朱小宝点了点头,以老爷子在朝中的地位,上定淮门也算不得什么难事。
但登上城门后,朱小宝总觉得有些异样。
这里的士兵们,看起来好像都很紧张严肃。
朱小宝挠了挠头,却也想不出原因来。
“发什么呆呢?赶紧进来啊!”
“哦!”
朱小宝连忙点头跟上。
城门上设有专门的指挥所。
指挥所内,已经有人在桌椅上摆放好了茶水。
窗户是木制的,想必是为了便于指挥战斗和防止箭矢射入。
朱元璋推开窗往下看去,只见越来越多的百姓聚集在定淮门下,人潮汹涌,拥挤不堪。
每个百姓的脸上,也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。
城门下,士兵们在维持秩序,百姓们也都自觉地排成长队。
“军爷,什么时候开始卖啊?”
“是啊!我们一听说,就立刻过来排队了。”
“朝廷真的会卖二十五文钱两斤的无烟煤吗?”
听到百姓们的讨论,朱小宝惊愕地看向朱元璋。
“老爷子,这才多久啊,他们怎么都知晓了?”
朱小宝不禁感叹,从他向老爷子提议朝廷收购无烟煤,到现在也不过才一个多时辰……
换句话说,在这一个多时辰里,老爷子完成了许多事情。
迅速通知百姓,朝廷将低价出售无烟煤,并派遣军兵前往草莽山搬运煤炭。
如此高效,让朱小宝不得不感到惊讶。
朱元璋笑着解释道。
“孩子,这世上消息的传播速度,远超你的想象。”
“只要在城中各处张贴告示,百姓们自然就一目了然,除了百姓间的奔走相告,口口相传,再加上锦衣卫的手段,便足以让消息迅速传遍全城。”
朱小宝听后,心中暗自惊叹。
他虽然知道朱元璋的手段高明,却没想到消息能如此迅速地传播开来。
朱小宝正欲继续发言,却听见下方有军人高喊道。
“朝廷无烟煤开售!”
那军人本欲继续再说些官方话语,人群却如同决堤的洪水般,迅速朝他涌来。
前排的几个士兵,更是差点被卷入其中。
许多人高举手中的银两和铜钱,面容扭曲的大声呼喊着。
“十斤!给我十斤!”
“我要一百斤!”
“别挤,都有份!”
下面的叫喊声此起彼伏,一片混乱。
朱小宝向下望去,看到无数百姓脸上洋溢着最真挚的笑容。
“好啊
第123章上应天城楼,看百姓买无烟煤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